央视网:【脱贫攻坚在行动】脱贫后如何不返贫还致富?这道题岳西人正在答!
来源:央视网 2018年07月06日 16:37A-A+ 我要分享
央视网消息
(记者 孔华)今年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,“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,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。”
眼下,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,在啃硬骨头的同时,如何确保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返贫还能致富?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县,奋力脱贫攻坚的干部群众正在作答这道难题。
一个葡萄园,吸纳23户贫困户就业脱贫
杨前照在葡萄园打工一天能挣100元。(孔华/摄)
地处大别山腹地、皖西南边陲的岳西县,一直是安徽省以及大别山区2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贫困人口最多、贫困面最大、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。2014年农村户籍人口361935人,建档立卡时贫困户36367户110473人,贫困村65个,贫困发生率为30.5%。连续八任省委书记都把岳西县作为扶贫联系点。
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精准扶贫”后,岳西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多项精准扶贫措施到村、到户,昔日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。
家住毛尖山乡王畈村的杨前照就是其中一位。
2010年,正值壮年的杨前照查出胃癌,胃切除了五分之四。当时,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,一个上初中,懂事的大女儿辍学打工供弟弟上学,杨前照的妻子在家养蚕、种茶艰难维持家用。2014年底,江苏常熟嫁到本地的王玉从家乡带来种植技术,流转了近400亩土地,种葡萄、蜜桃,不仅带动了王畈村的乡村旅游产业,还吸纳了23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脱贫。
王玉的葡萄园离杨前照家只有五六百米,步行10分钟。杨前照常年在葡萄园干活,葡萄采摘季,妻子和大女儿只要有空也去葡萄园打工。去年,杨家一家三口在葡萄园里挣了4万多块,还利用免息的金融扶贫政策,贷款3万元扩大了养蚕规模。
杨前照说,大女儿已经在一家公司找到固定工作,小儿子也利用暑期在大学校园勤工俭学,一家人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。
易地扶贫搬迁后,住进了新房还能楼下打工
不仅是杨前照,年过七旬的贫困户王仁全家也过得越来越好。
王家老两口身体不好,原来住在山边,交通不便,收入微薄,儿子47岁还没找到媳妇。为了彻底帮助王家脱贫致富,当地政府谋划易地扶贫搬迁。如何实现搬得出,留得住,能致富,当地政府选择离县城只有3.5公里的城关作为集中安置点,并将安置楼一楼租赁给招商来的一家箱包厂,这样,住在安置点的贫困户下楼就能打工,挣钱,年底还能分租金。
去年8月,王家搬进了75平米(无公摊)的新房,王仁全和老伴儿在对面一楼的扶贫车间打工,两人折箱包、剪线头,一个月加起来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,儿子也在一家豆腐店找到了工作。去年,王家顺利脱贫。
“以前就靠种点茶叶、蔬菜赚钱,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块,现在强多了,住得也比以前好多了,不用挑水吃了,种的菜也吃不完,下雨也不操心漏水了,比以前舒服多了。”王仁全的老伴儿说。
千方百计,棒棒接力,战贫求富,自2014年至2017年,四年来,岳西县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取得骄人成绩: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10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,当前贫困人口仅剩3500人,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.967%。
脱贫的群众能不返贫走上致富路吗?
面对这个难题,毛尖山乡党委书记刘亚维说,“对做好这道难题我们非常有信心,不仅因为前期的脱贫攻坚、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好,还因为,我们的农村又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,一大波政策大礼包正在路上,农村一定会更美,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也一定会更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