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慈是天性,孝是文化,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弘扬,我们要做懂孝道的人。”5月23日,重点工程局副局长、主讲人张玉银在该局2018年道德讲堂第二讲的课堂上表达了自己对慈孝的观点。他表示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,少数地方既出现了不慈的父母,也有不孝的子女。中国爱的传递趋于单方向,父母为了子女,子女又为自己的下一代,双向传递的力度很小,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发扬慈孝文化。
百善孝为先,“孝”文化的传承,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,几千年来从未间断。在农耕文明时期,一家几代人在固定的土地上生存,工业文明大大增加了人口的流动,家庭小型化,每个人都面临比较大的生存压力,越来越多的人与父母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中,传统孝道的表现方式受到制约。
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表现孝的方式在改变,但一个人对待父母的孝心不能变。”张玉银认为,从形式来讲,“农耕时期的人出门要和父母打招呼,回家要和父母见面,在当下并不现实,不应照搬农耕时期的尽孝方式。”他以养老院来举例,如果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后,子女还能经常看望、关心老人,就不能片面地将这种做法视为不孝,孝应当是体现在行动和对父母的责任心与爱心中,养老院也可以是孝的表现方式。
他认为,孝道文化的核心是善良,一个人如果连孝都做不到,连父母都不孝顺的话,更不会对其他人有爱心,这个人在社会上是被否定的,对国家也不会做出什么贡献。
他表示,道德重建,要从家庭的上慈下孝开始。父母要身体力行,用自己对父辈的尽孝行为为孩子做榜样,让他们懂得孝道。子女更要懂得感恩,知恩图报,自食其力,不要啃老,不要索取,用自己辛苦的劳动和汗水打拼一番事业,为自己的子女做出好的榜样,代代传承,生生不息,这样国家才有希望、民族才有希望。
王传生局长在主持道德讲堂时强调,当前我县脱贫摘帽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,弘扬慈孝文化,倡导尊老爱幼,树立文明新风,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,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,做懂孝道的人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。